端午節將近,這個紀念屈原的節日,源自於捨不得懷才不遇投江自殺的忠臣兼才子,但或許這個紀念自殺者的節日也該被質疑,是否成為廣告自殺的濫觴呢?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自殺新聞處理的六不原則裡面我們可以來看個大概:
第一「不要刊登自殺照片或遺書」,以免增添聳動成份--還好當時還沒有照相機以及嗜血媒體的發明,不至於有這個問題
第二「不要報導自殺方式細節」,以免引發模仿行為--屈原自殺的方式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第三「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因為自殺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相影響所致--而我們常常把屈原的自殺用一句懷才不遇,但其實根本沒有人真的知道屈原心中真正的感受呢,卻似乎都和他很熟的發表自己評論。
第四「不要將自殺過度美化或合理化」,特別在當事人為名流聞人時,若大家都認同,這樣悲劇英雄用這樣的方式結束生命,是一種解脫或是解決事情的方式,也是一種美感,似乎就在鼓舞任何一個生活在過度壓力及痛苦的人們,一同仿效。殊不知,他們是名人,我們常常只是東施,賺到了一天的蘋果日報版面,又有幾個人真的會記得懷念你?更甚者,製造一種我的死亡將帶給某某人的心裡永遠的內疚煎熬。如果那個人真的會為你死去哀悼,我們怎麼真的會落到選擇死亡的路徑?
第五「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以免形塑錯誤的偏差印象;宗教本意是在引人心靈平靜,並非為自己行為及人生找藉口。
第六「不要過度責備相關人等」,以免火上加油、殃及無辜。就如同楚王因為放逐屈原不聽他的話,最後楚國衰敗被併吞,好像可以讓我們這些後世看戲的人大喊,好阿!這樣的事後諸葛,在現今社會也很長見,對於自殺事件,尤其會讓民眾形成盲目的群眾意識去針對某個似乎該為這見事情負責的人,為了幫自殺者討公道的自以為是的正義,也是一種過度簡化的衝動,更是形成一種暗示--我要是自殺,就算你不內疚,也會有民意幫我討公道。但,大家都忘了,最該為自殺負責的人,不就是自殺的那個人嗎?就這樣逃離該承擔的責任嗎?
回過頭來,我有幾個問題想問屈原。你沒有楚王的信任,就真的那麼活不下去嗎?或許你心情真的很不好,但你該求助的,請人幫助,有那麼難說出口嗎?可惜在你那個年代,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都不充足,但如果在現代,我一定會想盡辦法幫助你的。
那你呢?在生活中那麼辛苦撐著的你,是否總覺得自己有志難伸?是否努力灌注的對象無法或不願給你同等回饋?是否明明知道從他身上得不到想要的回應還是幻想奇蹟出現?或許有一天都想放棄了,但記得,你不是屈原!沒有人會幫你丟一堆粽子到汨羅江,沒有人會為了懷念你設一個紀念日。就算有,你一顆粽子也吃不到,也不可能真的有感受到這些懷念的機會了。
不過,也還好你不是屈原,你沒有偶像包袱,你可以勇於求助,你生存在一個,很多選擇的年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