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彥麟醫師  台南市心寬診所

腦血管出血性或缺血性梗塞,也就是俗稱的中風(stroke),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除了死亡之外,中風造成的失能,也帶給病人、家庭,甚至整個社會相當沉重的負擔。

不同部位的腦神經受損,會產生不同的症狀。運動神經受損會造成肌肉癱瘓,感覺神經受損會引起感覺麻木或異常,甚至語言、記憶及各種認知功能,也常因中風而被瞬間剝奪。

死亡的腦區,就如同坍塌的崩壁,失去生機。原本翠綠的山景,失去血液與養分的供給,變成了一片黯淡土石。

其實,情緒也會因中風而黯淡。

 

大腦是感受情緒、調節情緒、記憶情緒的中樞,包含前額葉(prefrontal lobe)、杏仁核(Amygdala)、基底核(Basal ganglion)、海馬迴、前扣帶迴、腦島(Insula)等等,都是情緒處理迴路裡的重要角色。

因此,當這個迴路因中風而中斷或失調時,便可能出現各種情緒症狀,其中最常見的便是中風後憂鬱(post-stroke depression)。據統計,至少30~40%的中風患者會有憂鬱的問題。

中風後憂鬱除了與疾病本身的心理創傷、失能後的挫折與適應障礙有關外,也與大腦梗塞的位置息息相關。


左側前額葉基底核的中風,是最容易引發憂鬱的兩個部位。


大腦的情緒分布,是左右不對稱的。

右腦掌管的主要是原始情緒(primary emotions),這些情緒與生存相關,包含恐懼、憤怒、恐慌、哀傷、噁心等等。而左腦則負責調控與社交相關的次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s),如尷尬、自尊、罪惡感、愛。

有趣的是,為了生存安全,右腦的原始情緒容易負向化,而為了社交優勢,左腦的次級情緒反而朝正向化調整,讓人減少尷尬、罪惡感,但擁有更多自尊與愛的感受。

正常的狀態下,左右腦會抑制彼此的情緒表達,而這或許正是左腦中風容易憂鬱的原因。

當左腦受損,就失去了抑制右腦表達負向情緒的功能,憂鬱便如關不掉的煙囪,染黑了整片天空。相反地,也有些人因為右腦中風,而變得過度熱情且自大。

簡單地說,正向的左腦中風導致憂鬱,而負向的右腦中風導致狂躁。

 

當然,大腦的情緒迴路比想像中還錯綜複雜,左右腦的區分,並不是絕對的。

許多人認為中風後憂鬱只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也是必經的過程。然而,憂鬱對中風患者的傷害,比想像中還廣泛。除了情緒上的折磨外,憂鬱還會阻礙復健,降低生活品質,甚而惡化認知功能。

 

其實,中風後憂鬱是可以治療的。

雖然坍塌的崩壁,掩埋了水源,很難再恢復昔日的翠綠,但運用抗憂鬱劑調節神經賀爾蒙的傳導,就如同引水灌溉,至少能在黯淡的情緒裡增添生機。

臨床研究證實,抗憂鬱劑可以有效改善憂鬱情緒,並進一步催化復健的進展,提升生活品質。

憂鬱的失能,不亞於中風的失能,而心靈復健也與身體復健同等重要。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的協助,評估情緒狀態並討論治療方針,才能踏上完整的復健之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寬,路更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