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與憂鬱

文/郭彥麟醫師  台南心寬診所 

 

    人因病痛而呻吟,讓病痛消失,呻吟才會停止。但若,這病痛,永遠不會消失呢?

 

    2011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惡性腫瘤)蟬連首位,佔了所有死因的百分之二十八。隨著醫療及公共衛生的進步,我們雖然在癌症的預防、篩檢、診斷治療與後續照護等各方面,不再是手足無措、坐以待斃,但似乎仍難以擺脫它的糾纏。彷彿,只要我們在生命的賽道上跑得夠遠,它就一定會追上我們。一切,只是時間的問題。

 

    而當被告知噩耗的那剎那,病人便陷入情緒的漩渦之中,否認、憤恨、無助、恐懼、憂鬱種種情緒,像帶刺的浪,退了又來,不斷拉扯著病人的靈魂。Elisabeth Kubler-Ross在論死亡與臨終一書中論述了人類在臨終時面對哀慟(grief)的五階段:否認(Denid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憂鬱(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當你知曉癌症霸佔了身體的一部分,死神便彷彿已然站在面前,敲響你心裡的喪鐘。死亡,近在咫尺。縱使病人理智上明白疾病的進展,懷抱著希望,心裡仍難免將癌症視為死刑宣判,開始承受哀慟各種情緒的煎熬。

 

    隱然視癌症為絕症,便走不出絕望的陰影。認知行為治療之父貝克(Beck T. Aron)認為,絕望(hopelessness)是憂鬱的核心,也是預測自殺的重要指標。而被絕望俘虜的病人,很容易便落入憂鬱的牢籠。癌症病人出現憂鬱症或憂鬱情緒的比率,比一般人明顯高出許多。根據國外的資料,在癌症患者中,重度憂鬱症的盛行率為15~29%,而其中,又以胰臟癌、口咽癌、乳癌,名列前三大高危險群。其他可能提高憂鬱症危險率的因素包含:無法控制的疼痛、中樞神經(腦)轉移、疾病的嚴重度、復發、甫被告知診斷、缺乏支持、焦慮症狀等等。

 

    在心理層面,控制感的剝奪也是造成憂鬱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歷經滄桑的人,在挫折面前從未放棄,從不絕望,因為他們深信,無論是金錢、權力、還是感情,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失去,便再去奪回來。但面對癌症,他們第一次體會到超出控制(out of control)的恐懼,他們終於謙卑地領悟到,失去的生命,是不能奪回的。在死神面前,他們毫無反擊能力,而這種無能的自戀創傷(Narcissistic Injury),重重地將他們擊倒在地。此外,接受乳房切除術的患者也比保留乳房的患者更容易陷入憂鬱,可見,自我形像的殘缺,也會在心中留下深刻且難以彌補的裂痕。

 

    除了心理因素之外,癌症與憂鬱之間的關聯,還要考慮兩個重要的面向。一個是癌症本身造成的身體症狀,另一個則是癌症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

 

    癌症像飢餓的寄生獸,啃食病人的身體,造成許多身體上的痛苦,例如:疲倦、消瘦、食慾不振、睡眠障礙、疼痛等等。即使可以暫時忽略對死亡的焦慮,這些肉體上的折磨,就足以讓人對生命失去信心。曾有病人說,每痛一次,就再提醒他一次,他有多無能為力。這些症狀,如同死神的信差,時時送來死亡的消息,加深病人的絕望。

 

    臨床上,癌症的身體症狀與憂鬱症有許多重疊,例如失眠、胃口下降、倦怠、動作遲緩等等。因此,在診斷上有時會遇到難以澄清的模糊地帶。我們不禁會猶豫,到底這些症狀只是癌症的一部分,還是憂鬱症的求救信號?目前,大多數的專家傾向支持正視這些症狀,以提高對於憂鬱的警覺。因為不少患者會躲在這些身體症狀的保護色之下,隱藏他們的情緒。憂鬱症在患者與家屬之間,彷彿一件"不能說的秘密",不是避重就輕地用"只是身體不舒服"交代過去,就是輕描淡寫地將所有情緒的波濤,都當成理所當然的反應。憂鬱症變成比癌症還可恥的隱疾,連患者本身都害怕去承認。所以,憂鬱症等情緒困擾,在癌症患者身上,仍然是容易被忽略、被低估的。

 

    癌症的治療,雖然給患者帶來希望,但過程的艱辛,卻也很難讓人保持樂觀。無論是手術、化療、還是電療,都可能產生一些副作用。手術遺留下了疤痕與疼痛,化療常常帶來劇烈的噁心、嘔吐、落髮,患者從鏡子裡看見急遽凋零的身體,宛如枯萎的花朵,總忍不住留下淚來。

 

    一些常用的治療藥物,例如干擾素、類固醇,也可能造成明顯的睡眠障礙與情緒干擾。曾有研究指出,長時間使用高劑量干擾素(Interferon-alpha)的患者,有將近百分之五十的比率出現憂鬱症。而類固醇也容易在體質敏感的患者身上,引發焦慮、暴躁、憂鬱、失眠等症狀。此外,乳癌患者常用的荷爾蒙治療藥物,Tamoxifen,也透過影響雌激素(Estrogen)與血清激素(Serotonin)而與憂鬱相關。

 

    然而,這些藥物對於癌症的治療與預後,往往是不能輕易取代的。因此,當你即將被情緒淹沒,最好的策略,便是勇敢聆聽情緒的呻吟,尋求精神科醫師的評估,並審慎討論藥物治療的需要(包含藥物交互作用)。

 

    研究顯示,即使是輕微的憂鬱症狀,都會顯著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功能,甚至提高死亡率。而給與適當的抗憂鬱劑、抗焦慮劑等,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情緒及睡眠障礙,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

 

    我們往往只在乎身體的病痛,而掩耳不願去聽那些呻吟。因此,我們鄙視那些無病呻吟的人,也對有病呻吟的人逐漸感到麻木。只有血淋淋的傷口,才令人同情,值得尊敬,多餘的呻吟與嘆息,往往只能留給自己。

 

    癌症病人的憂鬱,猶如在心裡劃開一道看不見的傷口,但那疼痛,未曾減輕半分,而那痛苦的呻吟,也未曾停止悲鳴。

 

 

    妳,願意聆聽嗎?而妳自己,又願意聆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寬,路更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